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招生问答 > 中专学费

上海材料中专学校(上海市最好的中专学校)

来源:CEO 时间:2024-09-11 02:08:47 阅读:0

大家好,关于上海材料中专学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上海市最好的中专学校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材料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好不好
  2. 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硕士就业前景
  3. 上海大学材料类哪些专业好就业

一、材料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好不好

1、你提的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怎么样的问题,回答者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因为材料学专业本身就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材料学专业的本身就是研究材料构成,材料开发及应用规律的学科。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阔,一般分为材料学,材料加工,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方向。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材料学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革命,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以及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显得非常活跃,为材料学科领域和相关专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2、材料学专业在不同类型的大学是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总体就业非常好。它在航空类大学,是航空类材料;在海洋类大学是海洋类材料;冶金类大学是冶金材料(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在国防类大学,是国防弹药爆破类材料,武器系统方面的材料(如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在轻工食品类大学。材料学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轻工食品类材料(如,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在建筑类大学,则重点研究的是建筑材料方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硅酸盐水泥(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

3、所以材料学专业,它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广泛的,研究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总体来说,就业需求旺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二、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硕士就业前景

很多人说起材料都是劝退,但其实材料作为比较传统的工科专业,没有必要太过悲观。尤其是像上海交大这样的名校,同学们还是要有点自信啊。借着这个问题学姐给各位同学介绍一些上海交大材料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考研情况吧。

主要从专业实力、就业、考情数据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1997年由材料科学系和材料工程系合并而成,所属的金属热处理专业在1952年就已设立。学院拥有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国内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并在国内首批设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被列为教育部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QS材料学科排名升至第20位,连续十多年入围ESI1‰学科。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A,排名第6。

材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总数保持300人规模,专任教师及研究人员中85%以上具有海外学历或进修经历,正高级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院士、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占正高教师的比例近三分之一。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特聘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5名、上海市领军人才4名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舞台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人才。

学院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五年,累计到款科研经费10.2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1618篇,发表论文数全球排名第10名,论文被引次数全球排名第27名。学院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97项,其中授权454项,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4项,国家国际合作将1项,省部级科技奖25项。材料学科连续多年入围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学科。学院学术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材料科学进展》等世界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多项关键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及核电等重大工程装备,解决了国家重要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了2020年的就业质量报告,报告的下载链接在这: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公开网

可以看出材料学院的毕业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就业率也比较高。就业单位也有许多知名企业和研究所,比如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这样的好单位,如下是它的招聘需求。

材料相关的用人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待遇的话对于应届生也还是不错的。

另外还有很多大型国企对于材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是比较大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招聘需求

可见对于材料方面的毕业生无论是去企业还是去研究单位,去处都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有了研究生的学历以后无论是待遇还是发展前景相比本科学历来说都是更好的,所以同学们还是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不要太过自怨自艾,尤其是对于上交这种学校,就业前景肯定不会差的。

除了去企业的其实还有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而上交材料的背景对于以后的深造来说无疑是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跳板,所以说上交的材料肯定是不愁出路的。

讲完了专业实力和就业情况,我们再看看近几年上交材料的考研情况吧。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硕,085600材料与化工是专硕。材料学院学硕因为研究方向较多,所以专业课选择较多,可以从804材料力学/827材料科学基础/837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871塑性成形原理这四门中任选其一;材料学院专硕则只有827材料科学基础和871塑性成形原理二选一;化学学院材料专硕因为偏向于化学化工,所以专业课为839化工基础(含物化)。

可以看出上交的材料学院专业课还是给了同学们许多的选择,同学们可以参考自己本科所学以及个人兴趣来选择专业课。不过一般来说材料学院选择887材料科学基础的同学偏多,毕竟本科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容易得分。

804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第一版),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孙国钧、赵社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材料力学》,金忠谋,机械工业出版社;

827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胡赓祥、蔡珣、戎咏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837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871塑性成形原理:《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董湘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39化工基础(含物化):《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化工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黄婕,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物理化学》(第五版)胡英主编,高教出版社,2007年;《物理化学》,高丕英、李江波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物理化学习题精解与考研指导》,高丕英、李江波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可以看到复试的分数线还是比较低的,学硕复试线330分,专硕复试线335分,这个复试线在985高校中已经算是很低的了,这对于我们想要考研上名校的同学们来说是十分友好。下面同学们也可以看看往年的复试线。

2021年的复试线明显较往年有所降低,因为上交招生人数少,学校太热门,导致很多同学不敢报考。往年复试线基本也在340左右,最高也就是360多,相对来说确实不高。

看过复试线,我们再看看今年录取分数线。

可以看到2021年学硕和专硕的录取平均分都在360-370之间,而且学硕还没招满,确实挺香哈,考到370左右,上岸上交就比较稳了。下面是2021年录取名单,大家可以看看。

2021年报录比还没公布,看2016-2020年报录比,学硕报录比还是比较高的,低的年份在5-6左右,高的年份达到12-13;而专硕报录比偏低,基本上在3-4左右。所以专硕的竞争压力会小于学硕。

学姐以2021年为例对上交复试内容和形式进行说明,2021年是线上复试。

1)“个人兴趣和态度”问卷测试:时间45分钟

2)综合笔试:时间120分钟,主要考核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满分为80分

1)外语口语和听力(满分为40分);

2)专业及综合素质(满分为80分),主要对考生学术背景、对专业的掌握程度、科研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

1)按照“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排序,根据志愿优先原则,并依据核定名额由高到低进行录取;

2)复试总成绩在120分以下(不含120分)者,不予录取。

三、上海大学材料类哪些专业好就业

1、上海大学的材料类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以下是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材料类专业:

2、材料科学与工程: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涵盖了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知名企业从事材料研发、工艺优化、新材料应用等岗位。

3、材料物理:该专业注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分析,毕业生可从事材料分析、测试、检测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从事材料基础研究。

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材料的需求增加,毕业生可以在光伏、电池、储能等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

5、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毕业生可以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金属材料工程师、材料测试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随着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毕业生可以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高分子合成等行业从事研发、工艺控制和产品设计。

7、需要注意的是,就业前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个人能力和经验等。无论选择哪个专业,持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都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建议您在选择专业时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并及时关注就业市场的动态。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